天津开票-关于开具天津普通发票

开天津发票⒈3.8.一(徴)一⒈ 6.⒉8.一(电)一⒈ 9.3 9.李,保.真;【可.验.后.付】,天津开票范围有建筑业、工程款、装修费、餐饮费、住宿费、服务费、租赁费、建筑材料、劳务费、会务费、机械设备、培训费、物业管理、技术服务费、技术咨询费、运输、广告费、广告设计、办公用品、咨询费等等,欢迎咨询合作!

天津市开发票的详细流程:

1、登录账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初始密码:111111。

2、首次申请发票、发票增量、普票增版(所有票种):

点击我要办税一发票使用一发票票种核定一发票票种核定(套餐)

3、专票增版:

点击我要办税一税务行政许可一增值专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限额百万元及以下),如需同时更改专票数量,重复发票票种核定(套餐)步骤

4、首次网上申领发票审批后,办税人需到所属税务窗口办理领取免费的增值税发票开票软件(税务UKey版),支持所有票据开具,纳税人可根据需要同时申请电子发票(免费)

聚焦数字乡村 接续全面振兴

11月18日消息,日前,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和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三农”发展系列高端智库论坛──第六届“小穿论坛”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本届论坛围绕“聚焦数字乡村 接续全面振兴”主题,汇集农、学、研等各方力量共商“三农”发展之路。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刊发。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进入智慧农业阶段,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国农业也必须紧随时代潮流而动。

  首先,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要素功能。数字作为新的要素,在生产端、流通环节和消费端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在生产端,数字技术作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立体农业、智慧农场、无人农场等生产方式大量出现,极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消费端,以直播带货、短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商业模式和“卖全国”“买全国”的流通方式,大幅度减少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促进了生产端的增产增收,助推中国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其次,瞄准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一是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保障农业产业特别是粮食安全。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等监测技术,加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全程监控,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防止“非粮化”“非农化”,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二是积极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富民产业。推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文化农业等新业态发展,推动农工结合、农贸结合、农文结合、农旅结合,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利用数字技术增强农业竞争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强数字技术在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智能养殖畜禽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业的应用,促进农产品价值增值。锚定“双碳目标”,聚焦森林资源、城市边界、基本农田、生态安全,发挥数字技术在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等领域的监测功能,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再次,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短板。一是更加重视数字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把数字技术在资源型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领域的应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推广。二是更加重视数字化的区域平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克服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三是更加重视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力度,形成农民与企业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四是更加重视对农民的数字化素养与技能培训。按照“需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农民开展新农具、新农活等新技术应用培训,培养新型农业从业者的技能和“智能”,让农民充分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当前的“三农”工作重心已从脱贫攻坚转换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的历史性变革。

  当前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面临着如下问题:农村发展总体滞后,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应用滞后,技术能力不足;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数据整合共享、利用不充分;信息化发展总水平相对较低等。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大农村的应用,实现新技术、新要素、新商业、新农人、新文化、新农村的全面数字与智能化融合,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思路。一是汇数据。完成乡村治理数据整合,开展基于3S技术的空天地数据整合、守住耕地红线;区乡镇、网格各单位纵横直连,建成数据共享平台;事件直达、云管边端全面整合;乡村党建平台搭建。二是兴产业。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品质溯源+产销对接体系,以品质带动收益,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农机、金融等服务进入,推动三产融合。三是便民办。乡村“一网通办”,建立政策发布、村务公开等数字化资讯发布渠道,提升信息触达率;建立乡村便民“一网通办”线上服务大厅,让数据多走路,村民少跑腿;建立投诉建议一站式受理平台。四是惠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建立乡村生活服务体系,深化信息惠农;建设绿色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生态保护精准度,推动乡风文明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还应不断丰富数字乡村建设场景,包括完善乡村大数据平台、乡村综治视频统一平台,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平安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疫情精准防控、乡村智慧党建,强化返贫经济指标监测、事件管理、党务村务政务公开、精准种植、智慧养殖、高标准农田、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村情反馈随手拍、民主协商与风纪评价、智慧信访、森林防火、乡村网络文化阵地数字化建设等。

  数字赋能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数字赋能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新零钱经济和农业新零工经济将成为数字乡村2.0时代城乡要素流动的新模式。

  农业新零钱经济畅通城乡资金流动。农业新零钱经济与传统农业众筹都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投资农业项目,为解决农业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新发展思路。一是借助于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多维度展示项目信息,有效解决众筹过程中项目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利用数字人民币技术加强对众筹资金全流程监管,提升资金安全性,避免项目方非法挪用募集资金、卷款跑路等现象。三是投资回报形式不限于农产品,可以是股权、现金等多种形式。

  农业新零工经济打造智力下乡新通道。拓展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畅通城乡知识要素流动,为技术、管理下乡打造新通道。以新技术为支撑。农业新零工经济助力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5G、3D立体成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支持下,智力服务供需双方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开展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远程诊断和操作指导,实现远程面对面交流;借助农场、牧场、林场的“数字孪生体”,实现更加广泛和有深度的智力服务。

  多措并举助力城乡要素流动。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在加强互联网金融规范整治基础上,鼓励发展在新技术和新监管制度下可以实现安全有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二是筑牢法律保障。增设相关法律条款确认新零工经济的合法雇佣关系,界定新零钱经济投融资行为的合法性,明确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和权责关系。三是开发新技术新场景。加大“虚实交互”底层核心技术、感知交互新型终端、系统化虚拟内容等领域研发投入。四是加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和质量,探索以“手机+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作为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重要载体平台的技术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

  农村基层治理包括社区治理和乡村社会治理,涵盖村民自治、土地整治、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生态安全、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民生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等数十个方面,治理内容繁多、千头万绪,且存在因村民外出导致治理主体严重不足、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叠加背景下政策目标需要平衡、信息时代负面舆论传播迅速等诸多难题。

  数字化发展是解决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基本路径。要坚持符合程序决策、多方论证和风险评估的原则,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完善既有的组织网络。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织密基层治理网,有效解决村民外出情况下的时空难题和治理主体不足问题。

  数字化分类处理是解决农村基层问题的重要思路。在横向上分类处理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手段科学分析、明确提出纵向上农村基层治理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基层治理内容的特点,将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划分为民生型、冲突型、安全型和政治型等;根据发生的频度可以区分为日常型、周期型和偶发型等;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可以区分为高、中、低类型;根据能否分阶段量化安排可区分为可计划型、不可计划型等。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数字化治理方式和方法。对于包含各种民生问题的日常型基层治理工作,要采取治本之策,从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优化人民数字化生活环境等做起。对于农村村级两委换届等周期型的基层治理工作,在换届选举前以数字化手段摸清状况、逐村排查、做好防范,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将换届产生的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对于各种生产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偶发型问题,要做好不同类型问题的标准化预案流程,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按照预案流程处理,并紧急进行流程的数字化传导。


这家陕企员工均薪60万远超高层 监管都看"懵"了!
若非深交所问询,人们可能很难注意到,通源石油(300164.SZ)员工的平均年薪,居然远超高管层。
其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末共804人,人均年薪59.35万,而9名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税前报酬却只有38.53万,算下来比员工均薪足足少了20.82万。
要知道,通源石油董事长张国桉的税前报酬也才41.53万,总裁任延忠才34万,都不及普通员工的平均年薪。
而且这种现象可不是2019年才有的,往前数2018年、2017年,通源石油员工平均年薪均高出董监高人员一大截。
如果不是薪资结构有问题,那么通源石油真可算是陕西最“厚道”的上市公司了。
除了薪资问题,通源石油的净利变化、商誉减值、境外资金、应收账款等问题最近均遭到问询,是“真厚道”还是“假厚道”,期待通源石油给出答案。
北美业务开工率不足
5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通源石油总裁任延忠,“有什么应对下跌(的)策略吗,我们何时能看到希望?”
股民当然说的是股价,从二月下旬以来,通源石油股价已跌去两成,看得出来股民有些着急。
任延忠说,“目前,公司国内业务已经全面复工复产,订单执行顺利,作业量饱满。北美业务受美国疫情影响,目前开工率不足,但随着美国开启复工复产,原油库存减少,需求增加,公司北美业务工作量将持续反弹。”
对于这家70%营收来自美国业务的油服公司,国外市场尽快复工复产尤为重要。
毕竟,2020年一季度,通源石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30%,归母净利润也由盈转亏1634万元,同比下降217.12%。
主要原因便是业务的季节性特征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北美业务开工率不足。
通源石油的业务重心远在海外,与近几年其开启的“买买买”模式不无关系,从早期的安德森(APS)到2017年的CGM,通源石油的国际化布局越来越广。
2018年10月,通源石油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收购合创源和补充流动资金。
交易完成后,合创源成为通源石油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通源石油也间接收购了美国控股子公司The Wireline Group,LLC(以下简称TWG) 33.96%股权,通源石油对TWG的持股比例由当时的55.26%提升至89.22%。
这笔交易当时被媒体表述为通源石油“瞄准全球干大事。因为,TWG在美国压裂射孔领域的工艺技术水平算得上国际领先地位,业务覆盖美国页岩油气主要热点区域,拥有稳固的客户超过200家。
而TWG公司正是通源石油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度占比超过80%。
也正是从2018年开始,通源石油合并报表新增TWG公司,员工薪酬支出开始大幅上涨。
2018年,通源石油员工数量比2017年多了149人,但薪酬开支却猛增3个多亿。
深交所发来问询函
突增的员工薪酬开支为这次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问询埋下了伏笔,只是2018年的年报中,这一问题或许没被注意到,但今年连同净利变化、商誉减值、境外资金、应收账款等问题,均被深交所问询。
这家陕企员工均薪60万远超高层 监管都看懵了!
第一个问题便是营业收入、净利润以及现金流的数据问题。
2019年,通源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34%,56.44%。2018年度、2019年度,通源石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2亿元、1.70亿元。
深交所要求解释净利润下滑幅度远高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2018年、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远高于同期净利润的原因及合理性。
这家陕企员工均薪60万远超高层 监管都看懵了!图片来源:通源石油官网
第二个问题涉及商誉减值,与近些年通源石油的收购有关。
“报告期末,你公司商誉原值为9.17亿元,主要系收购大庆市永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安德森射孔服务有限公司(APS)、Cutters Wireline Service,Inc.形成,你公司2018年度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19年度对APS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98.22万元。”
通源石油被要求解释计提减值涉及的关键参数及合理性,共计9个子问题。
此外,问询还涉及到通源石油存放在境外的1.56亿元货币资金,6.27亿元的有息负债等问题,均需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意见。
最后一个问题便是薪资结构。
2019年,通源石油员工数量804人,2019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77亿元,人均薪酬为59.35万元。
但当年,通源石油9名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46.78万元,人均税前报酬才38.53万元。也就是说员工平均年薪比高管多了近21万。
要知道,2019年通源石油董事长张国桉的税前报酬也才41.53万。
多厚道啊!
谁抬高了平均线?
除了2019年,粉巷君查了一下,2016年、2017年、2018年通源石油员工平均年薪也都高出董监高人员一大截。
比如2017年,通源石油有员工621人,支付薪酬1.7亿,人均27.37万,而当年董监高人均税前年薪才15.86万。
2018年,通源石油有员工770人,支付薪酬4.73亿,人均61.47万,而当年董监高人均税前年薪44.63万。
这两年,员工的平均年薪足足比高管高出10万以上。
这还不算最蹊跷的,上文也提到了,2018年通源石油员工数量比2017年只多了149人,但薪酬开支却猛增3.03亿。也就是说,如果不算整体薪酬浮动,多出的这149人,人均年薪超过200万。
这样的公司在陕西可不多见。
等不及通源石油对问询函的回复,粉巷君借着5月7日业绩说明会的机会,向通源石油总裁任延忠询问了此事。
任总称,上述差异主要是因为公司国内、美国地区员工薪酬水平差异造成的。公司员工薪酬包含国内和美国子公司当地员工薪酬,公司美国子公司人均薪酬按照美元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较高,而公司董监高薪酬都包含在国内薪酬内,因此造成上述差异。
2019年和2018年公司合并报表新增美国子公司TWG,而2017年公司未合并TWG公司,因此造成上述差异是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引起的。
果真,还是美国石油工人的待遇好啊!被平均的国内员工可别眼红。
不过,粉巷君又查了同样属于油服行业的创业板公司海默科技2019年的薪资情况,这家公司也在美国有相当的业务布局。
其2019年有员工1046人,支付薪资1.48亿,人均年薪14.14万元,而董监高的税前人均收入是53.12万元。
海默科技的薪资结构就很传统嘛!
当然,详细的回复还需要通源石油结合薪资政策、国内外员工分布、同行业水平、盈利能力做综合解释,如果真是高薪,有这样的公司,谁不愿意去呢。


常州在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让城市颜值大幅提升的同时,更注重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去年,因为大运河支线龙游河“美丽水岸”建设,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7万居民的居住环境华丽巨变。昔日又黑又臭的“龙须沟”蝶变为“水清、路畅、景美”的滨水公共文化休闲区。此外,流经常州经济区的革新河,长期以来两岸杂乱拥堵。2019年实施以革新河为主体的常州经济区中央绿心品质提升工程后,通过对沿河的散乱企业腾退后生态修复,打造碧水穿城的城市生态“绿心”,还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植入新兴功能,成为再开发的工业开发区转型更新的典范。

龙游河、革新河是常州综合、系统推进市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缩影。近几年来,常州已累计对248条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在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名列全省前茅的同时,系统谋划城市绿色发展的整体布局,持续推动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生产生活方式等集成改善,在各地沿河增加实施1000多个民生项目,一条条河道成为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纽带、群众的幸福纽带。

常州大运河

不仅如此,常州从水质改善、河道整治入手,结合大运河常州段申遗,还推动了老城厢复兴、古镇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既是环境改观、民生改善工程,也是产业赋能、商圈振兴之举。天宁区焦溪古镇保护与利用中,除了对古镇历史建筑、风貌实施保护与修复,还注重对古镇山水环境等系统整治,让古镇重回青山绿水、黛瓦白墙、小桥人家。溧阳市在老城厢改造中,通过对老护城河畔的宝塔湾遗址公园修复,带动溧阳古城“宋团城”整体性保护,营造具有浓重文化氛围和城市记忆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溧阳的历史文化名片。

绿智优先,让城建迈向更高质量

当前正值冬季用电高峰期,位于武进绿建区的常州市武进区第四人民医院,其能耗却较往年明显下降。作为全省第一个乡镇医院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去年上半年,该院接入“物联网人工智能+能源管理”平台,综合能耗下降15%。

武进绿建区

常州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以“绿智优先”为城建理念,通过“智慧+”“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让城市更低碳。作为全国唯一的绿建示范区,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以来,武进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数量、面积和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绿智,更让居民生活品质切实提高。眼下,正是最冷的季节,常州新北区高铁新城新建住宅区的居民们,却享受着四季如春的室内恒温。2020年底,随着全省规模最大的区域能源站首期建成投用,高铁新城开始“集中供能”,项目全部建成后供能能力超过600万平方米,可为常州高铁新城2万多户居民、1000多家单位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

新龙生态林

这样的绿智元素在常州处处可见,成为常州城建最具活力的息壤。同样是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在新龙生态林、高铁公园等大型湿地,又成为补水的重要水源。其科学性还在于,这些尾水经过湿地生态系统的过滤、净化和修复作用,从“工程水”转化为“生态水”,采用这样的方式,高铁新城每日生态净化尾水达16万吨,占到了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的三分之一。

甚至,体现在常州市区的每一根灯杆、每一盏路灯上。常州市区除高架以外的所有道路,不仅LED路灯全覆盖,灯杆全部是多功能的,降低能耗的同时,也提升了灯杆的效能。常州开发应用的“全国城市照明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省第十一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软件三等奖。常州的做法得到住建部的认同,多功能灯杆国家应用标准,就是以常州经验为蓝本制定的。

创新治理,让城市运行更和谐

去年12月6日,常州市“阳光物业”平台正式上线,通过这个平台,全市上线小区业主可随时随地进行咨询、报修、缴费、投诉等线上服务,还将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情况、物业公司诚信状况等信息阳光化。这个全省创新的官方公共物业服务平台,让“党建引领、阳光物业”成为主流管理服务模式,基本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业主自治”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物业治理新格局,促进了全市小区物管高质量。

“阳光物业”平台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创新的动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发展理念。此前,常州建设实施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住建部首批试点建设城市,逐步实现市域“一网统管”。

常州这种创新还还体现在居住民生上。多年来,常州的住房保障体系一直国内领先,曾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如今常州又在全国率先试行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业务,在住建部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6个试点城市中,常州排名首位。近两年,常州在全国首创住房交易资金托管、房地产风险监测系统,有效防范了住房交易资金风险,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创新模式。

光大环境常州垃圾发电厂

这种创新还体现在对垃圾的态度。当很多城市都在垃圾围城烦恼时,常州却通过对垃圾的创新性综合利用,改变了人们对垃圾处理和利用的认知。

在常州经开区光大环境常州垃圾发电厂,一吨生活垃圾能发400度电,每天1000吨生活垃圾在此转换成绿色能源。而且,该厂实现了全球领先的“超低排放”,工厂不仅建在市中心,还没有围墙,是国内首个开放式垃圾发电厂,厂区成为市民科普、读书、休闲、健身中心,与周边居民和谐相融。去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16个绿色PPP典型案例之一。

在武进绿建区,江苏绿和科技2018年建成的国内首个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正源源不断地把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砖等新型建材,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两个100%”。该区的江苏恒诺农业科技,则把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景观装饰材料、土壤堆肥。在溧阳市,则建成了全覆盖收集、处理和全流程管理的城乡固废垃圾处理体系,其综合处置中心采用技术国内首创,实现全市垃圾“零填埋”处置格局。


实施开放兴区战略 滨海新区持续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

11月18日消息,日前,我市召开“实施开放兴区战略 持续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滨海新区积极探索开放“新制度”、抢抓开放“新经济”、夯实开放“新通道”、完善开放“新生态”,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增长38%;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达21亿美元、增长13.3%,离岸租赁资产近万亿元、占全国8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7%。

  先行先试

  探索开放“新制度”

  今年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增长38%;今年,陆续推出26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智能审批事项达41个,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实现进口提箱时间压缩至1.5小时,出口时间平均缩减3天;截至目前,天津自贸区累计贡献38项全国复制推广案例,已构建“一委、一办、一局、三片区、两联动、六基地”创新体系……滨海新区通过放宽“准入线”、提升“便捷度”、放大“复制面”,全面探索开放“新制度”。

  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赵前苗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抢抓先机,率先取消一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准入限制,聚焦生物医药等领域开放进行压力测试,放宽一些服务贸易限制,探索建立各类具有天津特点的负面清单。进一步探索“智能审批+智能监管”新模式,优化临床急需药品等绿色通道,升级“专家+管家”服务内涵。继续探索各种形式的联动创新机制,探索在京津冀地区创建跨区域的要素交易平台、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加快FT账户等功能拓展。

  赋能产业

  抢抓开放“新经济”

  新时代,如何坚持赋能产业导向,抢抓开放“新经济”?依托实体经济基础,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破题”的关键。

  目前,滨海新区拥有4处综保区,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口岸进口冻品207.0万吨,同比增长8.2%;货值658.7亿元、增长42.4%,进口量和进口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平行进口汽车业务规模占全国近八成,保税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在平台经济方面,滨海新区已聚集了各类400余家、年营收超过3000亿元,其中网络货运规模占全国四成左右。此外,离岸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滨海新区前三季度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达21亿美元、增长13.3%,离岸租赁资产近万亿元、占全国80%。

  针对自身产业特色,未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加快推进保税研发设计中心、保税加工制造中心、保税物流分拨中心、保税检测维修中心、保税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持续强化打造集成应用场景,重点引进一批交易结算类平台企业,促进“通道经济”向“本地经济”转化;积极探索搭建离岸贸易真实性核查平台,推动实施租赁离岸债券登记、壮大离岸经营性租赁业务,打造北方离岸经济中心。

  提升口岸功能

  夯实开放“新通道”

  瞄准海空两港核心战略资源,近年来,滨海新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扩大外贸“朋友圈”。在加强港口设施建设方面,前三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7%。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方面,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机遇,打造了“泰达—苏伊士”等旗舰合作项目,一批海外工程项目纷纷落户,三条中欧班列前三季度发运7.2万标准箱,增幅达80.2%。在挖掘腹地市场资源方面,天津港设立了26个内陆无水港,19条内支线覆盖环渤海主要港口。

  未来,滨海新区将秉持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为港口留足发展空间,加快推进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建设,提升机场大通关基地功能,全力打造国内国际枢纽港。持续深化与RCEP成员国全方位合作,强化与日韩在医疗美容、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完善跨境投融资服务和工程投资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功能,推动港口持续“降本增效”,为企业提供报关、运输、结算、法律等专业化“一条龙”服务,引导货源往天津港集聚。

  优化要素保障

  完善开放“新生态”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成果的法治固化和政策创新的法治保障,加快建设国际商事审判庭,健全国际商事审判与国际仲裁、调解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国际高端人才出入境绿色通道,制定更宽泛的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跨境人才创新创业;探索离岸金融业务模式,推动将再保理等业务适用‘金融商品转让’政策,实现‘差额纳税效果’,提升‘可信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向内外一体化贸易延伸,提升金融服务开放经济发展功能。”新闻发布会上,赵前苗掷地有声地这样描绘前路。

  记者了解到,为了构建出外资外贸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滨海新区高效统筹全区资源与力量,从优化司法保障、优化人才保障、优化金融保障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开放“新生态”。目前,滨海新区已成立东疆融资租赁法庭、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互联网)中心法庭等六大专业化法庭;落地北方首个东南亚跨境人才服务中心,率先将建筑、证券等领域纳入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范畴;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与商业保理业务,促使业务规模分别占全国1/3和近四成,取得了喜人成效。


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首个人才培养基地在新区揭牌

11月18日消息,10月19日,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人才工作会议在滨海新区成功举行,会上举行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校企签约和“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本次会议以“产业协同聚英才 逐梦蓝海谱新篇”为主题,来自滨海新区、保税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海油、中石化四建、港船重工、天津博迈科、天津新松机器人等10多家政校企成员单位代表约80人参会。

1
  在现场,海油工程与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滨海职业学院等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建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可提供岗位实习、就业培训、创业基地实践,开展学术交流及成果转化,同时建起“人才资源池”,启动战略科学家培育、青年科技英才选育、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人才发展、大国工匠培养等计划,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和企业精准引才拓宽渠道,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
  同时,海油工程还与滨海职业学院签约,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致力通过“订单式”学生培养、现场实践、专项培训等举措,为产业联盟培养一批海洋装备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推动联盟人才资源共享,打造产业人才聚集地,为联盟各单位培养出更多高层次人才,有力推动行业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产业核心区提供人才支撑。

3
  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成立于2020年10月25日,致力于构建“政府搭台、人才主角、产业发展”的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圈,目前联盟成员扩展到111家,盟内企业签订合同5745份,签约金额达175.8亿元,实现8个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完成10家海洋装备产业链“专属认证”企业认定,建设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打造订单发布、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双创信息论坛、科技企业自测评等线上线下协作共赢的产业创新生态,对天津市建设全国海工高端装备和设施制造产业领航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联盟主席单位,海油工程不断强化在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中的引领优势,致力于固盟、扩盟、优盟、同盟、强盟,努力搭建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商业合作平台,促进联盟院校、企业高效互通、深层联动,系统构建海洋装备产业人才生态圈,打造政校企“三位一体”人才发展新格局,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海洋油气工程EPCI总承包商之一,近年来,海油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科学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1”工程和三项制度改革,依托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培养平台,在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优秀人才评选、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着力打造了一支创新型、专业化、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毅表示,下一步,海油工程将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做好联盟政策研究、产业链完善、新技术推广以及各项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不断深化与联盟成员合作交流,坚定“打造国内一流产业联盟平台”的发展目标,与联盟成员携手推进“高端装备交付、技术研发共享、高端人才培养、商业资本融资”四大平台建设,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系统提升联盟整体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天津市“制造业立市”战略注入强势能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